怒了!CRA算钱总出错!一个案子拖两年,员工还能带娃上班?纳税人的钱是这么花的?
2025-07-18 温房网 点击量:180
据Financial Post报道,尽管CRA的员工人数和预算都有增加,但CRA在工作时仍在犯错!
加拿大税务局(CRA)对纳税人的审计数量逐年增加。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职责就是要执行加拿大复杂的税法并维护自主申报系统的公正性。
但现实情况是,大量审计最终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告终。
虽然,部分纳税人会选择认缴,但更多人提出异议——而经过漫长拉锯战后,这些补税通知往往被彻底推翻。
根据数据显示,2023财年纳税人针对CRA审计结果提交了64,711份异议,2024财年却激增至87,543份,涨幅高达35%。
这些异议有多少能胜诉?最新数据难觅踪迹,但审计长2016年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异议最终支持了纳税人。
并且,根据金融邮报签约作者KIM MOODY认为,这个趋势并没有改变。
究其原因,多数补税评估源于税务人员对税法或基本原则的误读。
有一位纳税人就遇到过这样的经历:生意简单,账目清晰,本应快速结案,却被硬生生查了30个月。
而审计员却全程在家办公,背景音全是孩子的闹腾声,会议还频频走神。拖沓30个月后,CRA竟让他补缴数百万元的税款。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理由居然是“你把自己账户的钱转来转去,这部分也要收GST!”——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怎么可能算应税收入?
经过长时间的拉锯,CRA才勉强撤回了这个荒谬的结论,但新的评估依然有误。纳税人权衡之下,决定还是“走个流程”,正式提出异议。
说白了,很多时候,纳税人是在为本不应该面对的原则而战。
评估“拍脑袋”,只因细节没搞懂!
类似的例子还有,CRA对某个纳税人进行长时间审查后做出评估,但整个评估的基础,居然是他们自己把年份搞错了,用了不相关年度的数据。
明明手头有正确的事实,最后还用错了材料。纳税人不得不提起申诉,只能耐心等待“纠错”后的合理结果。
这些真实案例,暴露出的就是一个大问题,评估被推翻不仅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还让小企业和普通人承受了巨大经济压力。
要想据理力争,找专业人士协助,又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投入不断增加,服务却没有变好
面对越来越多的审计、越来越多的异议,政府“加大投入”行不行?
然而,让大家两眼一黑的是,CRA员工人数,从2015年的40,059人激增到2024年的59,155人,增幅达到47.6%。
预算更是从2022-23财年的$132亿,涨到2025年的$214亿,三年间多了$82亿,涨幅高达62.1%。
不缺人,不缺钱,结果审计水平还没见提升,异议数量反而持续上升。
而且,虽然卡尼政府近日已经放出消息,要求各部门开始“勒紧裤腰带”削减开支。财政部长发文,要求各部门2026-27财年削减7.5%,再往后逐年加码到15%。
但这些有用吗?其实也就刮个“表皮”,对于如此庞大的政府机构,光靠削减支出远远不够。
Kim直接给出了三条硬核建议:
1.让所有政府雇员、尤其是CRA,全员回归办公室现场办公。 加拿大税法极其复杂,培训和指导不能靠居家“遥控”完成。
2.招聘更高素质员工,提高门槛。 该给高工资就给高工资,但臃肿的人员规模必须缩减。
3.由第三方机构对CRA进行彻底的“性价比”审计。 如果政府对审计长报告都无动于衷,也许私营机构的“冷静”分析能让决策层清醒过来。
税务局的膨胀式扩张、预算飙涨、人员“居家养老”并没有让审计质量提升,反倒是“低效平庸”成了常态,加拿大纳税人成了最大买单人。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审计员,我们需要的是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需要敢于做出改变的领导,为全体加拿大人争取真正的公平和高效。”